这3种家庭最容易养成抑郁的孩子

58
发表于2021-09-27 03:53
    在中国青少年中,抑郁检出率为24.6%,其中轻度抑郁占17.2%,重度抑郁占7.4%。这就是说,五分之一的儿童都有抑郁倾向,而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,儿童青少年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比例也会上升。在震惊之余,不免思索,身患抑郁症的不仅仅是大人,还有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孩子。
 
    尽管许多儿童抑郁都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的,但是事实上,这种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,不过是长期养育而已。一点点渗入,最后终于露出水面。以下三种家庭养育模式,最容易培养出忧郁儿童。
 
孩子抑郁的原因
 
    01焦虑倒挂,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
 
    许多家长仍然认为分数仍然是孩子的主要评价标准。家长在教育焦虑中,只有孩子的成绩才能得到缓解。因此,孩子变成了焦虑的承接者,长期生活在父母的高度期望之下。当孩子的内心焦虑得不到缓解时,身心发展就会出现偏差。在一次又一次达不到预期的打击下,他们会越来越压抑,慢慢失去自我。
 
    在热播剧《小舍得》中,儿子悠在承受了母亲田雨岚多年的高压下,濒临崩溃。他抱怨说:“我感觉,我母亲爱的不是我,而是全满分。”特别是当他哭喊着:“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多么困难时”时,尤其心烦意乱。但是,生活不是考卷,没有标准答案,“优等生”的标准不能局限于好分数。
 
    爱因斯坦说:“人人都是天才。但是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来判断一条鱼有多少天赋的话,它的一生都会认为自己很笨。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他们的成长也必然不同。比起和别人的孩子比较,我们做父母的比让我们焦虑不安,还不如发掘自己家里孩子的优点。耐心地陪伴和引导,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道路,让自己走得更好。
 
    02父母的情感忽视,让孩子伤痕累累
 
    很多家长都不愿承认孩子遭受的痛苦和不好的感觉。在孩子们的求助面前,他们漠不关心,甚至认为是孩子的错,仿佛孩子自己能作出选择。
 
    正如前面提到的”小舍得“,子悠哭着说妈妈只爱分数而不爱自己。面对孩子的求助信号,母亲田雨岚的执念并没有放下,而是激发了我心里好苦,我为他伤透了心,他却没有良心的情绪。受到儿子的当众质问是她无法忍受的痛苦,她甚至没有听过儿子的话,就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教学楼,哽咽着。她满怀悲伤,和儿子一路上都没说什么话,回家后也没和孩子说好话。她在房间里哭,发泄委屈,音量足以让孩子听清楚她的话。忽略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感受,不仅仅是自我感动,更是伤害孩子的利刃。
 
    一个真实的人,就是会遇到各种问题、困难,有各种脆弱、病痛、崩溃的时刻。如果家长不能接受真正的孩子,在孩子脆弱的时候,或者严厉的批评,或者冷淡的对待,或者表现得比孩子更糟糕,孩子就会有办法求助。受到这种待遇的孩子,无法接受自己,只能不断自责。
 
    03父母的贬低和否定,是喂给孩子最毒的药
 
   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这样一件事: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孩子,去复诊时正好在看书。医生说:”这孩子真用功。“谁知道孩子的母亲一听,却泼凉水说:”用功,假用功。医生又气又无奈,父母随口否认,把孩子推向深渊。
 
    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:父母真的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抑郁,因为这种愚蠢的‘教育’一点一点消耗和消除了孩子的自信,每天都被否定。
 
    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要高标准、严要求,所以不断指出孩子的错误,批评孩子。长时间这样做,不但无助于孩子的成长,反而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。由于儿童自我认知的建立,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评价有很大关系。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,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。事实上说白话,就是孩子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,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。
 
    例如,面对同样的考试:正确地定位自己,培养出了勤奋、自信等高效率能认知能力的孩子,他们会对考试更有信心,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。并且错误地定位自己,产生消极、自卑等无效率能认知的孩子,他们会预期自己考得不好,焦虑的情绪会使他们不能专心学习。当预期得到证实时,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学习的天赋,所以他们被动地投资,从而陷入恶性循环,无法跳出来。
 
    对孩子来说,父母的评价是他认识自己的渠道。受到赞扬时,他会自信、乐观;贬低和压制,他会自我否定,敏感自卑。一位从未被父母认可的孩子,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在与“我不够好”的问题作斗争。每一个人都有被肯定、被欣赏的心理需要,这种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孩子,就能建立稳定的高自尊,自爱、自信、积极的行为调节使自己变得更好。
 
    尽管与生俱来的个性气质、创伤事件、学习压力等因素对儿童抑郁症的影响是很大的。但是研究发现,在爱的家庭中走出的孩子,倾向于非常豁达、沉着,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会减少。原因在于,一个孩子在父母没有条件的爱和接受的情况下,内心充裕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、麻烦和不顺从的行为,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,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。一粒种子不可能在一天内长成一棵参天大树,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精心的灌溉。
标签:
推荐专家
  • 陈一德 教授

    陈一德 (为本教研特邀顾问)★美国NGH催眠师协会亚洲区总监★中华身心灵成长协会理事长★全球第三位、华人唯一有资格颁发美国NGH催···

    已咨询 1
    500.00元/50分钟

咨询电话:020-37617555 邮箱:weiben100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