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到公司就想回家?心理学ERG理论帮你告别“职业倦怠”

65
发表于2018-01-10 01:29

  “要不是现在还需要这份薪水,我会马上离职⋯⋯”

  “如果有更好的工作,我就会跳槽⋯⋯”

  “工作遇到了撞墙期,上班都好倦怠⋯⋯”

  职场上常会有这样的心声出现,差别只在有没有真的说出来,但不管怎么样,有这样的想法应该就是感觉受委屈了,或不够满意。

  心理学的“工作满意度”指员工在心理上、生理上,对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的满意感受,这是个人对于职场的情感态度或主观反应。

  当一个人对于工作满意度不高,工作动机自然会下降,接着而来的就是职业倦怠。

  工作动机-心理学ERG理论

  很多人以为薪资福利给得好就可以留住人,但是仔细留意职场动态,不难发现,有些人宁可选择薪资待遇稍差的地方工作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?背后可能因为工作需求不同。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克莱顿·阿尔德弗(Clayton Alderfer)将每个人工作的需求分为3种类别:

  1.生存(Existence)

  2.关系(Relatedness)

  3.成长(Growth)

  工作最基本的就是满足“生存需求”,其中薪资福利就是让我们生活过得下去,但是生活过得去之后呢?职场上不太可能自己默默埋头苦干,每个月领到一份薪水就会开心,因为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和人互动,有互动就会产生关系,像是同事、上司、部属和朋友等,这是在工作场域里可以分享想法,一起执行计划的伙伴,这就衍伸出所谓“关系需求”。

  除了关系需求外,把对的人摆在对的位置不仅能帮助公司发展,也能让员工的能力发挥,这牵涉到所谓的“成长需求”,个人想要在工作中追寻自身发展。当个人专业能力能适性发展时,成长需求才会获得满足。

  你知道工作伙伴要的是什么吗?

  前阵子看了一部电影“不干了!我开除了黑心公司”,男主角青山在一间血汗公司里默默工作,他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机会,但他一点都不开心。即使有一份薪水,但他工作挫折感高到破表,更别说有什么工作满意度了。

  直到青山遇到一位朋友山本,他鼓励青山换工作,山本说:“我不是要你别工作,你想想足球的职业联盟,选手不是会为了寻求更好的队伍而转队吗?那是为了更上一层楼。或许有时候选手会转去排名比较低的队伍,但排名是每个赛季都会变动,也有选手会在此刻展露头角,连同自己待的队伍一起往上爬。”而青山在决定离职后,变得更快乐。

  在这个故事里,为什么青山放弃原本的工作后,反而感到松了一口气?青山一开始可能是为了“生存需求”在工作,但过了一段时间,他追求的反而变成是“关系需求”或“成长需求”。

  如果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或受到挫折,就会转向其他需求。例如无法获得专业成长,就会转向关系需求,像是一个人因为职场的人际关系(人情)继续工作;但

  若“人”的问题让一个人大失所望,那么可能就退而求“生存需求”,这往往是一个人准备转换跑道的时候。

  Keep working?那要看能Keep什么?

  想要摆脱职场的倦怠?

  站在主管的角度,可以看看有没有给部属他想要的?因为心理学里的奖励,是给对方“想要的”酬赏,多数时候我们都误以为这个酬赏仅是奖金,但对方真正要的也许是一份尊重、一句关心、或是成长的机会。给一位员工丰厚的薪酬,然后给他默契不合的团队、不给他发挥专长的空间,我想他应该也无法久待。

  站在工作者的角度,不仿想想自己想在工作上获得什么需求?生存、关系还是成长?是什么可以让你持续地做下去?如果你在乎的是个人成长,但你却总是在做一成不变、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,那你也没有办法撑太久。有人说工作需要激励,那是因为你目前做的,都不是让自己开心的事情,所以才需要被激励,如果是能让你爱不释手的工作,那你就会自己激励自己了。

  如果产生职业倦怠,或许可以想想自己在这份工作中,真正想获得的是什么?

  如果目标期望在短期内无法得到,那么或许得评价五年后、十年后,这份工作有没有可能会更趋近自己理想中的需求,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可能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职涯,因为人往往会因为期待和现实的落差,而产生强大的失落,这种失落也常伴随着负向情绪。

标签:
推荐专家
  • 陈一德 教授

    陈一德 (为本教研特邀顾问)★美国NGH催眠师协会亚洲区总监★中华身心灵成长协会理事长★全球第三位、华人唯一有资格颁发美国NGH催···

    已咨询 1
    500.00元/50分钟

咨询电话:020-37617555 邮箱:weiben100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