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病,有的甚至延续到成年。有的家长不理解,以为孩子只是单纯的调皮,置之不理或严加管教,最后效果欠佳,影响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。其实多动症并不可怕,只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干预,就能然孩子走上正确的轨道!
【案例】
小忠念一年级没多久,导师就向家长反应他有上课坐不住、随意站起来走动及敲打桌子等干扰上课的过动状况,建议家长带小忠到儿童心智科寻求医师的协助。家长带小忠看过不同的医师,都诊断为注意力缺陷过动症,并开始服用「利他能」。一、二年级时,状况稳定,但升上三年级后,父母担心药物引起食欲不振等副作用而自行停药。这时候的小忠干扰上课的行为层出不穷,除了静不下来外,只要凡事不顺他意就会生气,甚至踢翻桌椅,坐在地上大哭大闹,还曾冲出校外。不服管教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,当导师无法安抚他发飙的情绪时,会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协助处理,因为次数太频繁,家长开始质疑导师班级经营的能力。导师每天为了处理小忠不当的行为而心力交瘁,且抱怨家长不让小忠服药。
升上四年级时重新编班,换了导师。在班上,同学都知道小忠的状况,并不排斥他。小忠下课和同学玩在一起时,会出现抢球状况,不遵守游戏规则。另外,他也常未经同意就任意拿别人的东西。和同学起冲突时,有肢体暴力行为,以致引起同学家长抗议。上课会出怪声、抢同学的课本影响上课秩序。老师纠正他时会对老师吼叫、甚至打老师。他会去碰别人,但对别人对他的碰触很敏感,即使稍微被碰一下就很生气,有攻击行为。
【案例分析】
(一)、背景分析
小忠家境小康,父母在亲友的公司上班,工作时间弹性大。在家中排行老么,又因过动的生理因素使妈妈觉得内疚,对他过度呵护。妈妈表示,他从小就不哭、不闹、不喜欢与人接触,较易被忽略,在幼稚园时有自闭倾向。在家里,小忠常常乱动哥哥的东西,让哥哥气到不行。因为被医师诊断为过动,所以妈妈凡事总要哥哥让他,哥哥虽不高兴,还是会遵照妈妈的吩咐。爸爸则个性强烈,管教上较严厉,常打骂小忠,父母管教态度很不一致。小忠虽然很怕爸爸,但有妈妈的袒护,所以在家里没大没小,凡事以他为主。
小忠家族亲戚互动性高,外公会送午餐及接他去舅舅的安亲班上课,直到晚上九点再由妈妈接回家。外公不易沟通且过度溺爱及纵容小忠,小忠则最怕舅舅,不乖会被舅舅体罚。
(二)身体发展
1.注意力缺陷过动症,主要为「过动――易冲动型」。
(三)、社会发展
1.在家里都是哥哥让弟弟,所以不懂得与人分享,还养成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拿,不会开口向人借的习惯。
2.和同学互动时有不守规则、不愿轮流和等待的现象,经常与人发生冲突。
(四)情绪发展
易怒且无法控制情绪,会有哭闹、打人、丢东西或冲出教室的行为。
(五)道德发展
自我中心,与人冲突时,都觉得是别人不对。
针对小忠特殊的心理状态,为本教研儿童心理专家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,具体如下:
1、调整座位
将小忠的座位调到前排,方便时时留意他。
座位周围安排较乖且具爱心的小朋友。
目的:給予立即提醒,以預防干擾上課的行為;減少和同學發生衝突的機會。
2、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
小忠不在教室时,告诉其他同学要多包容他,因为他的行为受生理状况影响,不容易控制,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他。以身作则用友善关爱的态度接纳小忠。
目的:改善小忠在班上的负面形象。
3、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形成有益习惯
利用小忠喜欢玩电脑作为正增强物,若达成目标,当天就给予鼓励。刻意安排情境,让小忠有机会达成目标。每天给小忠看老师的纪录,让他了解自己进步或退步的状况。
目的:减少不当行为次数,形成有益习惯。
4、防患未然,适时给予活动的机会
掌握小忠能专注的时间限度,察觉他快坐不住时,让他有事可以起来活动,例如帮忙擦黑板或发簿子等。
目的:预防不当行为。
5、优点轰炸
利用小忠在体育方面的优势,给予表现的机会,让同学能看得见他的优点,协助他建立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。
目的:让小忠感受到自己在班上的重要性,并提升自我价值感。
6、人际互动训练
在班级和家中都训练他学习「开口借东西并要归还」。还要练习「做错事时开口说抱歉」,以改善其人际关系。
目的:减少和同学冲突的次数。
干预结果:经过学校团队的努力、家长的配合,还有心理专业人员的协助,小忠的进步令人欣慰。他改掉了随意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,会以温和的语气寻求协助;和别人意见不同时,不再情绪失控;上课时不再有随意走动、顶撞老师的行为,已能正常上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