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父母教养方式逐渐由“强迫”、“强制”向“关怀”、“尊重”转变。很少有父母把孩子推到社交恐惧的边缘,大多数是以鼓励孩子为主。但鼓励不是一种万能的方法,因为它的界限非常模糊。
同一句话中,“你去陪孩子玩”,语气霸道,音调高,表情严肃,叫“强迫”;语气温和,语音低,表情微笑,叫“鼓励”。其本质是一样的,摸不着孩子的心,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。
一、社会障碍的本质是什么
心理学家认为:当人们有恐惧时,他们之间通常会有一个特定的距离,这就是所谓的“临界点”。站在临界点上,治疗恐惧是有效的。有一个根本的问题,孩子恐惧的临界点是什么。
孩子出生后,脐带被切断,他和妈妈之间最直接的纽带就被切断了,情感和心理的依恋开始形成。因为婴儿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照顾者的强烈偏好,而这个人通常是他们的母亲。所以,妈妈成了宝宝的第一个朋友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孩子们将很难与母亲以外的陌生人建立亲密关系。
二、问题究竟出在哪里
孩子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足够的亲密和安全感。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,因为父母没有时间,孩子一般被送到农村由老人照料。在这一阶段,正是自我意识逐渐确立的阶段,小孩需要从亲密关系中获得自我认同。如果缺失陪伴,孩子会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。
当孩子与母亲以外的家庭成员建立密切联系时,发现母亲不快乐,这通常被称为“家庭内部矛盾”,从而给孩子一种错觉,如果他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,就会失去母亲。没有孩子愿意失去母亲,慢慢地,小孩产生了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恐惧。
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模式。通常情况下,母亲是照顾者,孩子处于主导地位。当他们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,孩子们就变成了配角地位,这种关系模式的变化让孩子们不知所措。尤其是当孩子在社交尝试中感到沮丧、被拒绝或被欺负时,那么孩子会更加望而却步。
三、如何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
第一,要帮助孩子认清的情绪,释放情绪
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错,但应该是孩子应对紧张情绪的能力。情绪,尤其是消极的情绪,很难被正面触动。例如,当你在看一部恐怖电影时,附近的人不停地说:“不要害怕”你真的不怕吗?不会。你只会更害怕,儿童尤其如此。
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想法。当孩子粘在我们身上不敢往前走时,我们可以抱着他的腿给他一个夸张的表情包:“妈妈也害怕”。一是让孩子“看到”自己的情绪,二是转移孩子“紧张”的情绪,让他的注意力变成“妈妈真搞笑”。我们也可以用故事温柔地帮助孩子们描述他们的恐惧,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害怕,这并不丢脸。
第二,让孩子慢慢挑战自己
以最简单的抓人游戏为例。父亲是抓人的怪物,如果孩子想找机会偷袭,就不能被怪物抓住。爸爸可以控制游戏的强度和节奏,做出凶狠的表情营造紧张的气氛,或者在想抓孩子的时候故意犯错,让孩子挣脱束缚。
在游戏的过程中,孩子们会不断地被推到“紧张”的边缘,然后被拉回到安全的地方。这种张紧、放松、再张紧、再放松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抗压能力的锻炼。
第三,帮助孩子创造机会
如何让“手无寸铁”的孩子加入一个已经形成的群体?父母不妨帮孩子们,拿出最吸引人的玩具,帮孩子吸引小伙伴,让孩子找到突破口进入群体。方法有很多种,不管哪一种,其目的都是:不断努力把孩子推到临界点,克服它再往前推一点,没有克服就继续尝试。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也在克服恐惧,一种认为孩子有社交困难的恐惧。
前段时间,有一个特别的热门词叫“佛系”,自然也不乏“佛系父母”。他们的宗旨是顺其自然,就算你知道那么多育儿经验,也养不好一个孩子。每当你有这种“育儿思维”时,一个想法就会在你的心里蹦出来:顺其自然是好的,也许你想了那么多办法也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,也许孩子长大了问题自然消失。我也是醉了!
生活的苦难就像一条无止境的河流,我们尽可能缩短痛苦的过程,提前到达彼岸。父母在努力让孩子们尽快克服情绪障碍,让孩子有更好的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获得了成长、幸福和快乐,这大概就是社交的意义。
更多“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”方法,欢迎对话为本教研!